申报资料“飞”起来。上海机场局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,不断提高现有快件物流监管系统(以下简称“快件系统”)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(e-CIQ)主干系统的契合度,使快件运营企业通过快件系统的随附单证模块,即可以PDF的形式提交消费者相关信息,如身份证、发票等。整个申报过程便利快捷,无需消费者、快件企业往返奔波于相关部门之间递交材料,实现了从“人工跑腿”向“信息跑路”的转变。
审核工作“快”起来。上海机场局创新引入光学字符识别技术(OCR),在收到电子申报材料后,对资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收货人、身份证号码、申报品名等进行自动识别,快速审核。检验检疫人员结合审核结果,反馈放行、查验等电子指令;企业依据指令内容进行后续操作。此举使检验检疫审核工作更为精准高效,解决了人力资源的掣肘、避免了人为误差的可能、实现了“7x24小时”全天候申报“零等待”,进一步提高了个人物品检验检疫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通关效率。
电子数据“活”起来。OCR技术除了数据识别,还具备同期存储、简化分析的功能。检验检疫人员可以“活用”数据、细化分析,通过研究某消费者在某段时间内进口某类商品的数量与批次,辅助判别消费者所进口物品的真实属性,对以个人物品名义进口实为贸易性货物的行为进行精准布控。同时,通过对大数据的汇总分析,有效掌握某段时间内进口商品的种类与消费者偏好,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调整与制定提供数据支撑,从而实施更为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测,真正做到放得开、管得住。